走讀農村(二)-大崎歷年營造介紹_硬體


大崎歷年營造介紹(硬體)


2007.街角藝術改造行動
公佈欄
位於369雜貨店對面原本有一個舊公佈欄,透過社區居民與南藝學生共同參與,將原本髒亂的公佈欄重新彩妝,一面換上新的面貌作為大崎的入口意向,另一面則作為資訊交流使用,完成後透過街角空間舉辦了社區小型親子活動,連繫親子間的情感,後來因為道路的拓寬公佈欄需被迫拆除,但它卻拉進了社區與南藝學生彼此間的距離。


2008. 大崎開始
芒果花牆

芒果,是大崎主要產物之一,社區居民與南藝學生一同粉刷老舊斑駁的牆面,
將大崎一部分的生活情景呈現,讓美麗的芒果花重新盛開在牆面,芒果花代表了希望的開始。

寒天馬賽克

早期大崎的居民居住在烏山頭水庫內的各聚落中,分別住在雙溪、中崙跟笨潭三個地方,後來因水庫的興建才被迫搬遷出來,透過馬賽克拼貼創作將過去的舊地名重現,讓社區居民能保留對過去在水庫時的記憶,曲面的形體代表著烏山頭本身,而兩個甕則代表著舊的居住地,一同刻印在大家的心底。

後花園

位於中山堂後方的閒置空間是大崎開始營造的起點,將原本是雜草叢生的荒廢空間,透過社區與南藝學生相互合作的努力,共同打造一個屬於大家的後花園,以木平台的形式提供社區兒童一個盡情畫圖、遊戲的區域,在今年透過台南築角計畫更改成青芒果學堂。

樹樹平安

大崎開始計畫營造點之一,將中山堂旁邊的廣場空間打造成一個可以讓大家輕鬆泡茶聊天的聚會場所,村民們合力栽種兩棵小葉橄欖,希望能為大崎帶來平安。

2009. 大崎心蔓延
大崎心公園

雙鳳宮是大崎的信仰中心,原本廟方計畫將廟前廣場鋪設混凝土,經過社區居民共同討論決定將以廟前空間向外往主要道路旁蔓延,因而形構出如此的想像圖,雖然只是一小塊公園的公共空間營造,在過程中社區居民不分男女老少共同參與打造完全屬於大崎的“心”公園。

十三周年公共藝術
MIGA藝文空間

由大崎社區居民與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共同改造的歷史建築物,以碾米廠的台語發音而得名。它象徵著一個年代中產業的興盛與轉換,是大崎留下來的重要精神座標。在改造過程中,除了社區居民熱心的參與外,還舉辦「青年勞動趴」號召外界的年輕人一起參與勞動。從清理到粉刷都非常用心,打造出具有相當在地特色的空間場域。從碾米廠轉變為藝文空間,社區居民與學生都是這裡的主人,時常在這裡熱烈討論著社區中的大小事。

日暮的嬉戲

由南藝大學生的創作,以村中圓環的大榕樹為主角,製作出遊樂園裡常見的旋轉木馬意象,創造了一個充滿溫馨畫面的歡樂場域,可惜後來老榕樹逐漸凋零,但庇佑大崎多年的老樹歲月,至今仍常存在於每個人心中。


鳳毛菱角

社區剪黏達人陳俊旭帶領社區居民與南藝大學生利用剪黏技巧,將藝術與代表社區產業的素材創作出符合在地傳承與意象延續的牆面設計。美化了原本冷冰冰的水泥牆面,繽紛的色彩猶如彩虹般映照在社區中主要道路的旅途上。

2010.崎人藝事
舊地名重現 牛車寮、厝地仔、蓮潭、媽祖園仔



大崎因為地形十分陡峻而得其名,社區中的小聚落各自擁有屬於自己不同的舊地名,其中最廣為人知、居民分布最多的為牛車寮、厝地仔、蓮潭與媽祖園仔。透過與社區的剪黏達人陳俊旭與南藝大學生共同創作的作品,給予大眾更多認識自身家園的機會。 

憩陶囝仔(MITOO)

三位南藝大對陶瓷創作充滿熱忱的學生,將社區內老舊的合院加以改造,重新注入新的元素,賦予它新的生命,增加了社區老屋空間的使用性與開放性,並作為日常創作陶藝的陶瓷工作室。

2011. 七七巷


位於MIGA對面的七七巷,以入口處電線桿上的藝術高幹77號為命名。老房子牆面上的老照片緩緩訴說著許多過去點點滴滴的回憶,從前廢棄的三合院前髒髒舊舊的鐵皮,透過藝術大學學生的巧思與創意,成為一展長才的畫紙,也描繪出大崎的特色產業柳丁、芒果、竹子及火鶴的樣貌。



村落美學計畫
崎夢亭

大崎村落的形成背後有個極為動人的故事。1930年因日本人於此興建烏山頭水庫,村民因而被迫遷移,最後選擇落腳大崎。從前故鄉就此長存在水庫的水位線下。先民拆下竹籠厝的竹屋架,沿著水庫忽而水路,忽而陸路,選定大崎安家。在似是故鄉景象的山溝邊,以「回看水之鄉」的創作概念發想,用竹子搭建一座可休憩可賞景的小亭,讓人沿著小河回看故鄉,遙念先人這段艱辛的遷徙歲月。

轉角花園

由陳建智老師帶領的南華大學團隊,所營造設計的轉角花園,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紅磚材料外,並結合南藝大師生們創作的陶藝品為重要元素,以堆疊的方式豐富花園的樣貌,花臺座椅成為社區居民乘涼休憩的場所。


豬舍
由許榮方老師帶領的南榮學生團隊,將老舊倒塌的豬舍空間,以竹、木為主要材料,並將現有的磚瓦重新再利用,透過巧思改造成一個休閒空間。


2012.青芒果學堂

舊中山堂後方的青芒果學堂,因大崎種植的爪哇芒果外皮是青綠色,以此為命名,專屬的公佈欄上寫滿了學堂的大小事,秘密基地內的黑板可以自由的發揮,小廣場的紅磚座椅結合了小朋友創作的陶版,在每週日的早上都會看到小朋友練習敲打竹鼓的畫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